top of page
Timeline

Events of Huafeng Magazine

 

2009

 

从确定华风的理念,制定华风的路线开始。这个不到十个人的队伍出版了他们的第一本杂志。简单的外观,黑白的内容。华风悄悄的开始给这个华人并不太多学校传播华夏文化。开始时的黑版面,以出售为主的发行形式导致杂志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杂志在外观上略显粗糙,杂志卖不出去,这些困难给当时满怀热情的同学们当头一棒。然而,在困难面前,华风那种不服输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此时,新一任主编张晓鸥同学上任,重新操刀改版杂志,让华风杂志以全新的板块和彩色的内容面世。这种新的尝试让华风开始以全新的面貌进入2010年。

 

 

2010

 

2010年的华风似乎有了一些变化,至少在人数上有所增加。规模不算很大,但工作却是异常的繁重。华风的成员经常熬夜校对文章,出设计。而且在招收和培养新人上面也有很多的问题。当初的华风就像是中国人里面的一个小圈子一样,招收的都是熟人,培养的也都有能力有热情的熟人。因为缺少资金和经验,华风的宣传始终是一个难点。就和大多数的组织一样,最初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好在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一定要把杂志办好。曾经有人问过当时的主编夏熙格:“你加入华风的初衷是想像大多数人一样想找些事情做,还是志在传播和发扬中国的文化?”她的回答异常坚定: “如果只是想找点事情做的话,那么有太多的选择了,我大可以找一个轻松简单的来做。但当初即使我的工作量大于等于一门课的内容,我还是在坚持。因为我相信这做件事的价值,相信《华风》杂志的价值。我觉得作为生在太平盛世的一代中国青年中,我们已很少有人在意对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因为没有类似外敌入侵等不利条件,忧国忧民显得有些无谓。泛娱乐和物质时代慢慢将我们催眠,使我们安于吃喝不愁、工作无忧的状态,而无暇思考个体之于社会的关系。作为留学生,我们也不常思量受到西方教育的自己之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我们的文化身份和使命。如果没有新一代人愿意思索这些所谓‘大问题’,那么中国文化的载体何在?我觉在这样一个空间和时间条件下,是时候思考这些问题并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华风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她我们讲述儿时的记忆,重读经典,展示和学习传统与现代的中国文化和艺术,一点点把中国的气质和味道呈现出来—这就是我想做的。对任何有志向的同学也一样,大家都可以通过《华风》表达自己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思考。好在我任职期间有很多不论中国还是美国的同学,都很有抱负,为了《华风》也都很用心,我的工作还算是顺利。” 华风现在所做的事情就像当时的鲁迅和胡适。同样是华夏儿女,同样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只不过我们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罢了。或许我们的成就不会像他们那般伟大,但是我们一直相信,未来的几年或者几十年里面,华风会影响Oregon甚至是美国西海岸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在华风那段艰苦的岁月里面,中国人之间相互帮助的温暖体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一个新组织,一个月300美元真的让华风我们的财政相形见拙,好在有中国学生会的帮助,才让举步维艰的华风有了一点点喘息机会,所以我们华风杂志社所有的人都特别感谢中国学生会,感谢他们对我们的解囊相助。而在以后,我们也会将这种温暖在留学生的圈子里面一直传递下去。

 

 

2011

 

    随着华风的不断发展,管理上面问题渐渐浮现出来。十多个人的精力要支撑华风真的步履维艰。当时的华风虽然还是分出了几个部门,但是每一个人都没明确的部门。经理李泽岩曾说:“当时的杂志社10人左右,不过尽管人手不够大家依然干劲十足。”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这样一个只有10人的杂志社每周都会举行例会,好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华风,也有陆陆续续的成员加入进来。当时小有规模的华风也是求贤若渴,各位新成员的加入也让人事上有些紧张的华风略松了一口气。在其他问题都有些松弛的情况下,提高杂志的质量成为了当时的重要任务。错别字是当时华风的首要“敌人”。很多读者会想,错别字嘛,找出来,改了就行,可能会麻烦点但也花不了多长时间。但是事实却不是这么简单,保守估计一本华风杂志至少有十五篇文章,平均一篇文章两千字,十五篇就是三万字。要从三万字里面找出那不到一百个的错别字,谈何容易!这让本来就人手不足的华风有些忙碌了。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主编,经理,编辑组长以及所有的组员一起校对文章到深夜。那段蹒跚的岁月,现在想来,即使我们因为梦想的煎熬而举步维艰,但我们一直没有因为徘徊而放弃,失望而灰心,挫败而止步;我们一直在黑暗中静静的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2012

 

2012年华风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当时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些相当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他们会提前把半年的的工作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把的财务一笔一笔算得仔仔细细。在一年半的时间,华风不仅完善了杂志板块内容和外观设计,提升了发行量,还提出让华风杂志社从中国学生会中独立出来的想法。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得避免要面临换届的问题,但是每一个人都想把华风很好延续下去。所以每次的会议,基本上都是新的领导人主持,上一届的leaders旁听,并且把工作交代的很清楚。是啊,因为大家勤勤恳恳努力了这么多年,可不想在交接的时候出什么叉子。也正是在这一年,华风“独立”的计划初见端倪。这个计划是所有华风人的梦想,而大家也都看到希望的曙光。当这个消息告诉所有华风成员的时候,大家都欢呼雀跃,高兴不已。

2012年的华风是在不创新和进步的,最显著的是体现在设计方面。设计上的创新和改变应是最直观的。所有进入设计组的同学初衷是因为对设计有爱好才进了设计组,然后发现自己的那点设计知识在这里完全不够用,然后在当设计的一年里面,所有的人都再不断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作品。曾经有一次,他们设计的文章用了红字黑底,在电脑上完全看不出有什么问题,结果杂志一出来,发现字体完全看不清楚。最后他们找出问题所在,也绝不容许发生类似的这种情况。

 

2012年的主编陆昊一是把华风这种不断创新的发展精神体现出来了。她为华风写过很多质量很好的文章。虽然当时身体欠佳,但是也义无反顾的顶起了华风的重任。同时,她也不断的为华风培养新人,不但提高华风的质量,让更多的同学切身感受到了中国文化。

 

2012年的华风是其乐融融的。这一年,华风全体人员举办了一次BBQ活动。即使湖面上吹过的微风依然小冷,空气中弥漫着烧烤的香气,大家齐齐动手,热火朝天的制作各种美味烤串。每个人都很热情,那时候,站在河边,和大家一起吹着风,聊着天,这种感觉那么温馨,那么快乐,感觉家人就在身边。

 

 

2013

 

现在的华风和最初的时候真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过了这几年的发展,华风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分工:现在的三个部门分工明确,编辑组是由对文字具有一定敏感度,而且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的同学组成;设计组的很多成员来自Digital Art这个专业,或是对摄影和美术非常有兴趣的同学;PR组基本上都是商学院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很强的同学。所以现在的华风比以前更具有专业水准。人员构成也比以前多元化,因为我们是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主,理想目标是打造成UO的双语杂志,所以为了扩大我们的读者群,已经有两位热爱中文的美国同学加入华风,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当初进入华风的菜鸟们也渐渐的成为了顶梁柱,支撑起了华风。每一届的领导都积极的把他们所有经验和想法传输给刚刚进去的同学,让这种华风的理念得到延续,创新并且发扬光大。和以前相比,我们的读者群也扩大了很多。每一期的华风都是供不应求,曾经有一位Journalism专业的美国男生给华风写过一篇简介,题目是“The Chinese Vo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我想在UO,华风杂志已经曾经成为了最有力的中国声音。

 

 

2014

这一年是华风高歌猛进的一年。这一年里,华风杂志的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英文文章,从最初的三篇到现在的九篇,占据了整本杂志一半的篇幅。文章也从最初单调而枯燥的孔孟之道,到现在介绍中国多元化的传统文学,英文文章中更是倾向于像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传统特色,包括一些列的饮食文化,春节习俗。这一系列的改变,让所有的华风人为之振奋。不仅如此,华风在UO声名大噪,和学校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交流也越来越多,这一系列的改变,不仅仅是当时主编马雪洋的领导有方,更多的因为华风所有成员的一起努力。华风在春季前期举办了一次huafeng night,此次举办活动的目的是旨在像更多地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我们活动包括剪窗花,打麻将,包饺子,练书法等。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吸引来自学校各个地方的外国人,让他们有机会切身的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他们对华风杂志社赞不绝口。还有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得不提,华风在春节前期举办了一次“华风杯”设计大赛,其目的是为了宣传中国的马年,要求所有的参赛选手设计关于马年的横幅,并且将会在春季那一周悬挂在UO的校长办公室门前。这一个设计大赛,吸引全校不计其数的人参与活动,最终我们由专业评委在数百位的作品中评选出了最优秀的。这是UO历史上第一个由Chinese Banner,这样历史性的时刻正是由现在的华风缔造的!

 

 

 

后记      

 

    现在在UO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华风杂志社,每当我们看到有中国人和美国人在看华风杂志的时候,我们都不禁想起建立华风的最初目的,弘扬和传播的中华文化。会有那么一天,华风的读者群不仅仅局限UO, 我们的杂志会被推广到Eugene,Oregon甚至是全美国,我想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会代表,The Chinese Voice at The United States!

 

 

 

寄语

 

 

我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回到UO华风还存在 ,一代一代的ducks把它做得越来越好。

 

——杜方甸(2009年主编,华风杂志社创始人)

 

 

“China”, to me and to Huafeng, is not a nation state, it is not a geographic or political concept; it is a civilization. For the lov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we all gather here, and welcome everybody to join us. Although I’m no longer running this magazine, I’ll always be there, and I believe this is true to all the other members who graduated and left.

 

 ——夏熙格(2011-2012年主编)

 

 

华风从创刊到今天走过了四年,从最初的黑白到现在的彩色,从曾经的五个人到今天超过三十位成员,我们在成长,我们在改变,我们力求突破与创新!希望未来的华风能在UO奏出中国最强音!

 

——刘思阳(2013年主编)

 

 

No matter where I will live and who I will be in the future, I will always remember the experience in Huafeng. This is a family to me. And we are the Chinese voice in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马雪洋(2013-2014年主编)

 

 

路漫漫其修远兮,华风定将在困难与挫折中不断求索!

 

——汪鹭(2014年主编)

 

 

文字有着超越时空的力量,没有国家和语言的限制,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让留学生们能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美国的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陈思佳(2013年副主编)

 

 

 

华风,衷心祝愿你一步步走下去,就算没有什么伟大目标,尽管没有那么惊天动地,当岁月来去匆匆,当繁华逐渐褪尽,你还是你,还在那里。

 

——李泽岩(2012-2013年经理)

 

 

Where Huafeng happens, where amazing happens.

 

         ——陈永灿(2013年经理)

 

 

We started small, we grew tough, we are strong. We are a group of kids who have the dream, the dream that we dare to catch, and fight for.

 

         ——田轩(2014年 经理)

 

 

我们都应该多学习和多看别人的设计,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和创新,让杂志越办越好。

 

——闫启锋(2012-2013年设计组长)

 

 

Voice is power. 希望我们的每一名成员在华风不仅仅收获到经历,更加获得了成长。希望华风在未来能拥有更强大的话语力量。

 

——王晓慧(2012年编辑组长)

 

 

 

2009

 

    2009对于华风来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也正是这一年,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着用文字来传播和发扬中国文化。然而创办一个杂志社谈何容易!好在有一批很有理想和抱负的中国学生积极的加入。让华风杂志社在这一年初见雏形。华风的缔造者和若干管理者在创刊之时,他们身上的那种笃定、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华风一届又一届的人。提到办华风的初衷,华风的创始人用了这样一个词:Bridge,a bridge between Chinese and domestic students. 直到现在,华风也一直在UO(University of Oregon)扮演着这个bridge的角色,而且华风正在把这个角色扮演的越来越好。

bottom of page